更新时间:2025-10-06 22:54:32 | 浏览次数:4819
从贺兰山东麓到燕山脚下,从黄河之滨到永定河畔,银川与北京这两座跨越山川的城市,在这个端午假期,在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来了一次“双向奔赴”。
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据天气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自古龙舟日竞渡,独有三溪夜赛航。在三溪村和溪山村,龙舟竞渡习俗自古有之,而夜渡的形式则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村民白天忙于农耕,傍晚收工后才能挑灯体验一番龙舟竞渡的乐趣,久而久之便演变为独具特色的夜间赛事。如今,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晚上,村民们自发组队,男女老少同舟挥桨,这也成为当地端午文化的重要部分。
曾文莉认为,在职业选手商业价值充分释放后,其成功效应才会吸引更多的人群尤其是青少年从事网球运动,而这是中国网球经济发展的根基。
据了解,“旱地龙舟赛”是由当地“旱地行船”的历史文化演变而来。明清时期,因黄河壶口瀑布阻隔,商船行至此处需卸货登陆,由人力拉纤绕过激流,形成独特的“旱地行船”奇观,景区内至今保留着古代人工凿刻的纤夫河道遗迹。
以2025年为例:夏至为6月21日,此后的第一个“庚日”为庚午日(6月30日),第二个“庚日”是庚辰日(7月10日),第三个“庚日”是庚寅日(7月20日),这就是入伏的第一天。初伏持续10天,为7月20日至7月29日。中伏起点为庚子日(7月30日),即初伏后的第一个庚日,至8月8日,共10天。立秋为8月7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庚戌日(8月9日),末伏即为8月9日至8月18日,持续10天。今年的三伏天总时长为30天,属于“短三伏”。
现场,汽笛声响,玫瑰花瓣雨应声落下,近2000名跑者从玫瑰花瀑布出发,跑进遍地花瓣、满眼繁花的“花香赛道”。“虽是第一次来姚安跑步,但边跑边欣赏赛道旁的田园风光以及种满鲜花的月季大道简直太浪漫了,这果真是名副其实的‘花香’赛道。”来自曲靖的跑者张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