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06 09:56:49 | 浏览次数:5964
此外,甘肃还将实施“文旅年卡·畅游陇原”行动。甘肃省文旅厅联合甘肃文旅集团,整合甘青宁及内蒙古4省(区)16市1100多家企业,推出“甘肃文旅年卡”惠民产品。今年前4月,该文旅年卡已惠及甘肃省内外游客15万人次,带动年卡合作景区、场馆入园37万余人次,辐射周边业态消费超3亿元。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中共巫溪县委书记李卫东在开幕式上介绍,在马铃薯产业发展方面,巫溪现已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10万亩,常年播种面积35万亩,年产鲜薯50万吨。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5年3月发布的《2024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售后方面,经销商反映售后入场台次持续下降,但厂家配件任务目标过高,导致配件库存高居不下,且配件价格高,加剧客户流失。
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如今,博物馆不再局限于传统展览,而是创造出全新的消费体验。譬如,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火爆出圈,从“朝珠耳机”到故宫口红,故宫的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我们生活当中;甘肃省博物馆打造的“绿马”系列文创产品,以可爱的形象、实用的功能博得很多消费者的喜爱。这些有趣的文创产品已经不仅是商品,更是文化传播的载体。
四是创新有动能。各方面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科技创造力向社会生产力转化,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高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向好。4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9个百分点。1-3月份,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3%,保持较快增长。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4月份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4.2%,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8.9%。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科技前沿领域实现突破,将进一步促进产业升级发展。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与体育宣传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高端智库骨干专家、广州体育学院教授曾文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体育具有较强的杠杆效应,以体育赛事表演为杠杆,能撬动城市基建、旅游、文化等,激活体育消费热情,推动体育产业能级提升,而这个杠杆的原动力主要是运动员尤其是明星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