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09 06:54:40 | 浏览次数:0339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事关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事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整改期届满后监管职责发生变更,原监管部门和现监管部门都拒绝履职的,检察机关可以对原监管部门提起确认违法之诉,对现监管部门立案、制发检察建议、诉请依法履职。
宋宏坤指出,为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国家能源局聚焦企业和群众办电用电新需求新期待,对2020年出台的文件更新升级,研究出台了《意见》,推出一系列新的改革措施,力争到2029年实现“五化”目标,即基本建成办电便捷化、供电高质化、用电绿色化、服务普惠化、监管协同化的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有效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适度超前也有面向未来的考量。李瀚明表示,最近几年,国内长途旅行取代了一部分出国游的需求。西北是国内长途旅行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新疆、青甘大环线等热度居高不下。西北遥远,高铁也不发达,更依赖民航运输。此外,西安和乌鲁木齐还有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需要。
清远6月4日电 (张璐 刘泳春)仲夏时节,走进清远市阳山县万亩桑园,绿浪翻涌,迎来蚕茧采收关键期。田间地头、蚕房车间一派繁忙,蚕农穿梭采收蚕茧,智能分拣中心内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
据悉,本次活动以弘扬郑和“共享太平·共同发展·文化互鉴·商业互通”精神为主旨,其间走进中国南京、常熟、太仓、泉州、海口等城市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国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遗产融合与经贸合作交流,涵盖非遗艺术展览、郑和主题讲座、企业家商贸论坛等多种形式。
广西全区法院已设立14个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修复)基地,打造集生态修复、普法宣传、环保实践等功能于一体的司法保护前沿阵地。防城港市法院在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环境资源审判联络工作站,保护国家珍稀濒危植物金花茶主要分布地,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3)》。贺州市八步区人民法院设立的合面狮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共组织开展补植复绿、增殖放流、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11次,原地、异地补植复绿面积1200余亩、投放鱼苗5.5万尾、野外放归鳄蜥29只,参观研学宣传16次,覆盖5000余人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