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10 19:08:38 | 浏览次数:5898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体量不及西安的兰州,也拿出大手笔。T3航站楼面积40万平方米,综合交通中心27万平方米,是甘肃民航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工程。
“面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关键要做好自己的产品。”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东莞将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遴选有一定基础、应用覆盖面广、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领域,开展从机器人产品研制、技术创新到场景应用的系统推进工作。
据了解,6月9日至13日期间,港澳博士团将深入济南产业园区、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及历史文化地标进行实地考察,并参与专题项目对接和人才恳谈活动,全方位、深层次感知济南的创新动能、产业实力、城市魅力和求贤若渴的诚意。(完)
上海6月9日电 (张亨伟)6月9日,正值第18个国际档案日,由上海市档案局(馆)、中共上海市市级机关工作委员会、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主办的“党从这里诞生——上海市珍贵红色档案联展”,在上海市档案馆专题展厅正式开展。
因此,中国于2022年发布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非常及时,这份文件明确,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优秀创新成果享誉海内外。
“把大运河这篇文章做好。”走出浙东运河博物馆,临别前,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叮嘱当地负责同志,要好好挖掘大运河文化,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