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06 23:11:29 | 浏览次数:6435
日益注重观众体验,持续做好服务上新。博物馆愈发赏心悦目、多姿多彩,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持续夯实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自信。
热情奔放的歌舞、风格独特的民居、绚丽多姿的服饰、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新疆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全疆各地加大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系统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提升、文化展示传承、公共空间更新等项目建设,古城街巷的一砖一瓦、街头巷尾的一食一味,都成为可触摸、可体验、可传播的文化符号。
正如来自澳大利亚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加里·西格利(Gary Sigley)所言,几年前,他给母亲泡上一杯来自云南的普洱茶,那是她首次邂逅中国茶的韵味。“我把一块晒青的普洱置于她掌心。”西格利回忆道,“那一刻,一位澳大利亚母亲正手捧一杯源自云南古树的新茶。我突然意识到,茶,正是连接不同国家与民族间友谊的纽带。”
中国茶文化不仅在饮茶,更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以“点茶”为例,随着古装电视剧《梦华录》的热播,这一古老技艺正焕发新生。润筅温盏、7次注汤、茶筅击拂……在社交媒体上,不少外国友人在品味茶香的同时,也领略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表示,源自宋代的点茶文化距今已有1000多年,当时还有个很美的名字“雪乳云汤”,尝试复刻当时的茶文化,有种穿越的奇妙感觉!
项目实施前,社区联合企业完成养殖区域科学规划、虾池基建升级及“专家+农户”技术培训体系搭建;今年春耕期间,首批6万尾小龙虾苗已投放3亩葡萄种植区,全年计划投放60万尾,预计带动就业超300人次、创造经济效益50万元左右。“一田双收”的实践成果,为破解传统农业效益瓶颈、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了可复制的“滨河样本”。
一片叶子,以草木之微,传承悠久历史,见证文明变迁,既体现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也不断丰富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大会包含2025第二十届中国智能交通大会高层论坛、第二十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全体大会、海南智能交通发展大会、智慧公路建设与发展大会、空中交通发展大会、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大会等综合高级别会议;城市智能交通、道路交通控制与优化、道路交通安全、轨道交通智能化、水路交通智能化、车路协同等领域论坛;公路数字化、智慧出行、交通数智化、“人工智能+交通”等技术论坛;以及智慧绿色海峡、智能交通人才培养等特色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