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3 18:54:06 | 浏览次数:9856
古老的亚欧大陆上,“钢铁驼队”续写着丝路故事。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未来,这一靓丽的 “中国名片” 将继续发挥交通纽带与经济引擎的重要作用,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更强劲的动能。(刘叶枫)
中欧班列贯穿东西、连通内外,为亚欧各国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贸易条件,在国内分区域形成了14个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加快形成“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物流枢纽,目前通过集结中心开行的中欧班列数量占全国的88%。中欧班列的高效运行促进了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与安全稳定,拓展了中国与亚欧各国的经贸往来,为外贸增长注入了持续动力。
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为这场行动划定路线图,提出到2030年,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经济业态更加丰富,文化遗产有效保护,风貌特色更加彰显,城市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详情>>
所谓“美国例外论”是指当全球市场动荡时,往往会有大量资金流入美国,因为美元和美债有“避险天堂”之称,越是市场动荡,美国越稳、美元越强。但胡一帆坦言,现在美国也不能“例外”了。
作为制度创新策源地和城市转型高地,浦东新区通过策划具有引领力的赛事平台,推动“旅游+”场景落地。今年首次举办的上海最佳旅游新场景大赛,以住宿、游乐、线路、美食、宣传等五大维度为切口,从170多个参赛案例中遴选出66个获奖项目及4位“最佳主理人”,构建起覆盖多样消费需求的文旅新图景。
共话网络文明交流互鉴,交融共生的美好未来。无远弗届的互联网,已成推动各国人民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重要载体。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鉴分论坛,就是在进一步深化交流互鉴、广泛凝聚共识,为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力量。此次分论坛,中外嘉宾围绕“文明如水,润物无声”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民心相通,大道同行”等议题,分享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鉴新实践、新成果,有助于推动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
伦敦市副市长、伦敦发展促进署主席霍华德·道博、利物浦市内阁议员倪克·斯茂、艺术学院首席执行官兼校长克里斯多夫·林德纳、Social Place联合创始人、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城市计划研究员朱莉娅·金、英国可持续设计专家约翰·萨卡拉、彭博欧洲区政府事务负责人萨利安·泰勒、安永帕特农企业融资业务合伙人马库斯·理查兹、全球商务区创新联合会代表朱莉娅·索罗多瓦、英国利物浦商业提升区战略顾问保罗·葛如文等各界人士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