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09 05:06:39 | 浏览次数:4322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一段时间以来,比亚迪、吉利等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给不少外国汽车品牌带来压力。”美国CNBC网站18日报道称,美银证券汽车产业分析师约翰·墨菲当天在美国汽车媒体协会有关活动中表示,美国底特律三巨头(即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斯特兰蒂斯)应“尽快”退出中国市场。他同时警告说,美国三大车企需要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削减开支,尤其是在内燃机业务方面,因为这是目前利润的主要来源。
6月9日电 据水利部网站消息,6月7日下午,黄河水利委员会召开专题会商会,研究黄河下游抗旱保灌工作。会议强调,近期黄河中下游水库调度要以抗旱保灌保供为目标,科学精细调度小浪底水库,全力保障夏播夏种关键期时令灌溉用水需求。
活动现场,民警聚焦民众关切的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转化问题,以“档案的人生旅程”为脉络展开讲解。“在校时的学籍档案记录着学业轨迹,毕业后将‘升级’为人事档案的核心部分。”现场,民警结合就业实例强调档案转移的细节。
“我们希望通过音乐这种世界性语言,让广府文化的‘根’与‘魂’可触可及。”广州图书馆有关负责人表示,音乐会不仅是一场艺术展演,更是强化本土文化认同、推动广府文化深度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实践。(完)
理解全要素生产率,首先需要理解生产率这个概念。生产率是指投入与产出之比,常用于衡量单位投入的产出水平。从投入的角度看,生产率可分为单要素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前者指产出与一种要素投入之比,比如劳动生产率为产出与劳动投入之比;后者指产出与综合要素投入之比,包括资本、劳动、能源及其他要素等两种或多种要素的组合。全要素生产率概念自提出以来,不少经济学者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理论观点和计算方法,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提出的“索洛余值”。总的来看,全要素生产率代表了除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之外的其他所有要素对产出的贡献,反映了资源配置状况、生产手段的技术水平、生产对象的变化、生产的组织管理水平、劳动者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以及经济制度与各种社会因素对生产活动的影响程度,决定着经济内涵型发展水平和潜在增长率高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是要在给定的要素投入水平下,通过改善技术、人才等要素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来增加总产出。
在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展馆,义务讲解员陈慧芳正为游客介绍著名的蜈蚣坝伏击战:八路军利用大青山沟壑的地形,把日军车队截成三段。这场伏击战不到半小时就结束了,全歼日军80多人。
西安咸阳机场T5,与北京大兴机场、成都天府机场航站楼面积相当。三座机场中规模最小的兰州中川机场T3,面积也相当于上海虹桥机场两座航站楼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