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10 07:48:41 | 浏览次数:9729
第一重变,是社会秩序明显改善。香港法学交流基金会主席、大律师马恩国回忆起2019年“修例风波”带来的安全隐患、出行不便,仍心有余悸,“白天出门会想要不要开车,如果不开车要坐什么交通工具才能顺利通行;到了晚上,要尽量避免出门,担心遭遇人身攻击。”此番乱象在香港国安法实施后迅速平息,香港教育大学(简称“港教大”)国家安全与法律教育研究中心总监顾敏康形容,香港国安法对社会稳定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中国科技推动的,远不止传播方式的革新,更是表达范式的转型。过去几年中国国际形象的稳步提升,离不开“酷中国”形象的塑造以及与全球年轻一代达成的深度情感共鸣。国产游戏、虚拟数字人、元宇宙等新兴载体正以年轻人熟悉的语态讲述中国故事:中国网游将“黑科技”与传统文化元素熔于一炉,非遗技艺在虚拟世界焕发新生,汉服文化借直播风靡全球,国风音乐于短视频平台广为传唱……这些创新实践有效拉近了全球用户与中国文化的“心距离”,让年轻一代在沉浸式体验中,自发成为中国故事的传播者、诠释者。这种从“文化输出”到“情感共鸣”的范式转变,正在为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也让古老的中华文明在数字时代的全球对话中,展现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与感染力。
别让过度医疗沦为“生意经”,需要打出合力共治“组合拳”。首先要强化监管,织密制度笼子。相关部门要对医疗机构加大飞行检查力度、依法从严查处过度医疗行为,同时制定处罚细则、出台司法解释等,提高违法成本。其次,完善医疗评价体系。医院考核应淡化经济指标,突出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核心要素。再次,加强行业自律,构建完善的诊疗规范,减少医生个人的随意决策空间。同时,加强医德教育,让“医者仁心”的职业信仰真正融入医者血脉。最后,提升患者知情权和维权能力。相关部门应通过科普宣传,增强公众对常见疾病的认知,鼓励患者对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说“不”,并通过完善医疗纠纷调解机制,降低患者维权成本,形成对过度医疗的社会监督合力。
“数字技术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格局,也为中国与南亚国家合作开辟了广阔空间。”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和红梅认为,南亚地区拥有庞大的年轻人口和快速增长的互联网用户,而中国在数字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领域经验丰富,双方在数字技术领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基于此,她建议建立中国—南亚数字技术园区,搭建技术转移和产业对接平台,将中国在智慧农业、绿色能源、远程医疗等领域的成熟方案与南亚各国实际需求相结合,让数字技术成为推动中国—南亚区域共同繁荣的新引擎。(完)
“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十二届四川省委科技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有多个重要议题,包括“学习中央科技委员会有关会议精神”“审议《省委科技委员会工作规则》等文件”。
在四川之前,河南、内蒙古、浙江、江西的省级党委科技委员会已经亮相。河南、吉林和四川的省委科技委员会,都是由省委书记和省长担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