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10 15:43:43 | 浏览次数:6790
据联合国官网消息,联合国10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指出,以军对加沙教育和文化基础设施的广泛破坏可能构成战争罪和种族灭绝性质的危害人类罪。与此同时,人道主义机构警告,加沙地带的人道苦难仍在持续加剧。
“像我这样的外国创作者,也可以用自己的视角、语言和理解,去表达一个真实、多元、可亲的中国。”司徒建国说,希望未来能继续用短视频讲更多的故事,分享更多的美丽中国。
连日来,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黄河流域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针对流域相关省(区)旱情,黄河防总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第一时间分别启动抗旱四级响应和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自6月14日17时起,针对河南省启动干旱防御Ⅲ级应急响应;要求各相关单位落实落细各项抗旱保供水措施,做好旱情持续或进一步发展的应对准备。
“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一项项部署,为构建广大青年终身学习体系细心谋划。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发布这一典型案例时指出,强化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与目标。本案以网络文化产品内容不健康违背公序良俗为由,认定网络服务合同无效,一方面强调网络服务提供者应依法完善服务内容,对于司法实践中如何确定“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及认定相关合同效力有着重要参考意义。
据了解,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陕西省主会场活动,共设置陕西省非遗体验中心开馆、传承人绝活才艺展演、非遗文创市集等六大板块活动,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展示陕西非遗的独特韵味,进一步推动交流合作,助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全面推动陕西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实现新的跨越、结出丰硕成果。
论坛现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沈江平围绕“数字时代的中华民族共享文化符号和集体记忆”,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肖小勇围绕“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考古发现的价值阐释与传播”,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刘道胜围绕“‘E’揽徽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孙尚武围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外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中国民族报社总编辑、国家民委道中华文宣平台负责人闫永围绕道中华文宣平台“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网络传播实践与思考”等主题,分别发表主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