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11 12:58:56 | 浏览次数:8604
本系列活动上海分会场由国家老年大学主办,上海老年大学(国家老年大学上海分部)承办。“近年来,我们发现视力问题已成为老年学员学习生活的重要阻碍。无论是外语课程中的文字阅读、咖啡品鉴时的色泽辨别,还是康养学游中的风景欣赏,白内障、老花眼等常见眼疾都会带来诸多的不便。”国家老年大学上海分部党总支书记、常务副校长彭海虹表示,“将眼健康科普纳入老年教育体系,推动‘教育+健康’深度融合。这不仅是向老年人普及专业眼健康知识、提供检查服务,更是通过‘主动健康’教育模式,助力老年朋友科学管理自身健康。未来,国家老年大学上海分部将持续深化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发康养课程,实现‘以学促健、以学享老’,探索老年教育与健康老龄事业协同发展的路径。”
作为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经贸举措的重要平台,本届博览会围绕落实中非“十大伙伴行动”举办各类经贸活动30场,广泛涵盖中非产业链合作、绿色矿产、基础设施、传统医药、文化产贸、青年创新创业等主题和合作领域。湖北、重庆、安徽、江西、内蒙古等省区市将举办专场对非经贸交流活动。
在“AI+人才培养”领域,三方将共建AI专业、AI专业实验室和AI通识教育平台,探索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培养机制。在“AI+科学研究”领域,三方将创新人机协同科研新模式,联合开发教育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学科大模型,并结合安师大“徽学”“文旅”等特色数据,共建垂直领域大模型,推动传统文化数字化与跨学科研究。在“AI+教育教学”领域,三方将联合编写面向中国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共建AI融合课程群和未来教室实训空间,建设新一代智慧教室与未来学习中心应用场景。同时,在“AI+智慧校园”领域,三方将共建基础智算中心,围绕校园智能安全管理和智能化服务等内容开展共建。在“AI+产业孵化”领域,三方将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成立AI研究中心,共同开展研究并进行市场推广。此外,三方还将联合开展高水平成果建设、项目申报、平台建设等合作,形成战略合作长效机制。
莫滕森这份朴素的愿望,恰与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国丹麦商会负责人时所传递的信心不谋而合:“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跨越山海,中丹两国企业界的心声形成强烈的共鸣。
假日期间,棉三街区、古文化街、意风区等多处消费载体推出创意市集,各类消费载体纷也利用共享空间、手工作坊,将编五彩绳、画王字、驱五毒、艾草香囊等民俗传统沉浸式融入游购体验,消费者亲手制作香囊、学习传统手工艺,进一步激发了消费热情。(完)
全国5G基站建设稳步推进,网络基础支撑能力同步增强。千兆光网能力加速普及,千兆及以上速率的固定宽带接入用户占比稳步提升,超过三成,网络覆盖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在新型基础设施的有力支撑下,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长,户均流量持续攀升,4月份已超每月每户20GB,数字生活新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依托于得天独厚的天然湖泊和湿地公园,温泉小镇构建以“泡、享、医、游、品、居”为核心的六大功能布局,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乐健康温泉度假区”,现已入选安徽省职工疗休养基地、淮南市职工疗休养基地、国家旅游局《2016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项目全面落成后,日接待游客容量可达4000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可达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