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12 20:46:53 | 浏览次数:8307
绵阳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25家,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强度位居全国前列。
随着中非经贸合作日益紧密,中非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正从传统交通、能源项目,向数字基础设施、生态工程等新领域延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援埃塞俄比亚河岸绿色发展项目中,将垃圾成堆的污染河道改造为非洲功能最为齐全、面积最大的城市综合广场,成为当地生态修复典范。
针对目前的旱情,河南省水利厅于6月14日17时将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细化落实各项供水保障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出生于澳门,今年也是其诞辰120周年。其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曾激励无数中华儿女投身抗战。此次展映的电影《音乐家》是根据冼星海在阿拉木图的真实经历改编,由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联合制作。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表示,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更是促进文化交流、加深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香港不仅是中西文化荟萃的国际大都会,更有着“内联外通”的核心优势,“通过我们的高度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和专业化,能够协助区内的优秀影视作品、艺术创作及文化品牌向世界‘走出去’,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互动”。(完)
民生建设涉及面广,事项多,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找准着力点才能精准发力。《意见》中,政策就聚焦“上好学”“看好病”“一老一小”普惠服务等关键小事,有针对性地提出多项具体举措。
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佛教界的重大政治任务。近段时期以来,中国佛教协会和全国佛教界都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政治理论学习的核心主题、佛教教职人员培训的核心课程、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的核心举措,原原本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决定》等会议文件,全面把握全会精神的深刻内涵、丰富内容、实践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与此同时,全国佛教界还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相互贯通、一体推进,把全会精神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中理解和把握,不断提高学习的系统性、理解的深刻性,充分利用期刊、微信公众号、网站等传统和新媒体平台,通过“四进”活动和“五史”教育等,广泛宣传全会精神,确保入脑入心、落地落实。全国各佛教院校还在做好日常授课的同时,通过专题辅导、主题论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推动全会精神进院校。中国佛教协会将引领全国佛教界不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入领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全面理解把握“七个聚焦”、贯彻“六个坚持”原则等的重大意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改革创新精神继续深入推进我国佛教中国化,做好政治引领,更好发挥我国佛教中国化四条主要路径的牵引作用,坚定不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