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06 08:28:38 | 浏览次数:9568
近日走进北京东单菜市场,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交织在空气中,带点泥土的新鲜蔬菜整齐地排列在菜摊上,老字号糕点铺前排起了长队,柜台上的老北京芝麻酱散发着醇香,听着摊主们与顾客畅快的交谈声,笔者仿佛又回到了老北京的市井生活。
北京6月18日电 (记者 张素)针对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七国集团(G7)峰会期间发表的涉华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有关言论罔顾事实、充满偏见和双重标准。
事实证明,卓越的科技应用、创新的数字体验,能够跨越语言、文化与时空,让更多中国故事叩响世界心门。当然,科技只是手段,而内容才是灵魂。无论技术多么先进,优质、真实、有深度的叙事始终是核心竞争力。因此,在拥抱科技浪潮的同时,创作者需要具备更深沉的文化定力与价值洞察力,让科技更好服务于故事本身的深度与温度。
近年来,宁夏投入超50亿元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6+2”骨干水源体系,实现大水源联通、大水厂辐射。目前,宁夏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规模化供水覆盖92%农村人口。即便在2021年、2023年特大干旱中,这套系统仍能“南北互济、多源互补”,确保群众用水无忧。
近年来,中国石油(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天然气公司积极推进数智化转型。在公司数字与信息中心内,信息技术高级工程师谢尔达尔·杜尔德耶夫和同事可以实时监控天然气管道系统的运行数据。
本届峰会最突出的亮点是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中亚精神”。这一精神植根于六国在长期合作中形成的共同理念和价值,由各方共同探索提炼而成,彰显了六国循睦邻之愿、强信任之基、聚团结之力、行互助之举的坚定意志。习近平主席精辟概括了“中国-中亚精神”的核心要义,即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深化互信、同声相应;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坚持守望相助、同舟共济。中亚各国元首一致同意秉持这一精神,强化中亚同中国合作的精神凝聚力和理念向心力,锚定构建命运共同体目标,以更加进取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加强合作,推动中国-中亚机制不断取得新的更大发展。
记者:上合组织自成立以来,如何从最初的安全合作逐步发展为涵盖各领域的、全面合作区域性国际组织?“上海精神”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