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10 10:00:06 | 浏览次数:9487
杭州6月13日电(曹丹)6月13日,在中国第20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浙江杭州举行“联动与共享——世界文化遗产创新发展对话”活动。各地专家学者齐聚浙江大学之江校区,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的创新路径。
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从今日在京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2025越山向海人车接力中国赛张家口站的角逐将于6月27日打响。在过往办赛经验基础上,今年赛事在选手体验和服务保障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升级。
本届上交会的长三角区域协同科创一体化成果展示专区呈现了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链接全球一流创新资源、服务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建设成果;技术转移专区发布了国际国内3035项创新成果和586项企业创新需求,举办6场供需对接主题活动,现场对接千余次,共达成意向合作金额近16亿元。
会议期间,中国工程院教授黄卫等专家学者及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多地地铁公司、科研院所代表围绕资源循环前沿理念、关键技术、产业实践与政策支持展开深入研讨。
“湖南有中非经贸博览会、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等平台,近年与非洲经贸合作持续升温,机遇很多。”乔力说,创业港还为他提供了免租、资源对接等服务。
“首先,人不在多,贵在精干。”卓军强调,西湖申遗的核心团队不过三五人,却高效运转。其次必须“找对路子”,这包括“外交”与“内功”并重。对外要善用平台争取关注与专家支持;对内则需苦练内功,精准定位遗产价值。其举例道,西湖从最初模糊的“自然文化双遗产”目标,最终聚焦为“文化遗产”中的“文化景观”,定位“东方文化名湖”,正是找准方向的范例。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小辉在致辞中指出,杭州是一座因文化而兴、因遗产而名的城市,三大世界文化遗产交相辉映,共同构筑了杭州独特的文化标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