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06 17:38:24 | 浏览次数:5340
走进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处处可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让人眼前一亮:教室里用上了电子白板,图书馆有大型LED显示屏,教师书吧、泥工坊等一应俱全。
3年前,卫晨欣在直播教学中发现,观众对古琴制作过程充满好奇:“能否让更多人亲手触摸琴木的年轮?”夫妻两人当即决定改造祖宅,将封闭的作坊变为开放式文化空间。他们保留传统古琴手工大漆工艺,却在琴桌旁增设透明操作间;延续“三年成琴”的古法,又在庭院角落开辟“速成体验区”,让游客两小时便能完成简易琴模制作。这种“传统为核、体验为壳”的模式,让冷僻的斫琴技艺变得可触可感。如今,庭院每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0批次,古琴体验课预约已排至明年春季。
电音三太子的形象源自传统民间迎神赛会中的大型神偶,与闽南地区的傩舞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作为台湾庙会文化创新的产物,电音三太子融合了电子音乐与神将阵的表演形式,是当下台湾最具代表性的民俗创意象征之一。
作为四大满贯中唯一采用红土场地的赛事,法网的赛场特质鲜明,球速偏慢、弹跳较高,极为考验选手的底线相持耐力与战术布局能力。而郑钦文恰恰擅长红土作战,她的移动能力和底线技术在红土上得到了更好展现。
参与劳动实践,体验双手创造的快乐。在云南曲靖,一堂插秧实践课,让小学生们在郊外的农田里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在新疆昌吉,学生们走进小麦博物馆,了解一粒麦子从播种、生长到丰收的过程,亲手推一推石磨,在研学之旅中收获更多农耕知识。
该剧突破传统舞剧叙事框架,以“天、地、人”三界结构构建诗性表达,通过《序》《日月》《山河》《形影》《枯荣》《尾声》六个篇章,将“东君”“云中君”“山鬼”等神祇形象转化为极具现代审美的舞蹈语汇。本轮演出适逢端午节假期,“九歌迷”们自天南海北奔赴而来,每场演出剧场内都座无虚席。
活动邀请了25位国内和国际的青年导演进行作品展映和在地创作。现场不仅有“黑多岛登岛电影之夜”,还有探讨“如何在乡村进行在地创作”的大茶缸创作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