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5-16 23:29:28 | 浏览次数:5784
中央要求谋划新一轮财税改革,税制改革是重头戏,未来增值税、消费税、个税等主要税种还将有进一步改革举措。笔者呼吁,在税收征管不断强化的同时,为促进企业、个人实际税负维持在合理水平,未来税制改革应当统筹考虑降低名义税率。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降至13%;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提高起征点,实际降低了税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等。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向三里河表示,这三项新工具,体现出政策层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准施策和前瞻性布局,展现中央对于金融发展和经济稳定的高度重视。
欧盟成员国方面,2024年德国向15.05万人授予庇护身份,排名第一;法国向6.52万人授予庇护身份,排名第二;西班牙向5.09万人授予庇护身份,排名第三。总体而言,三国授予的庇护身份数量占欧盟总量的61%。
具体来看,新创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有效引导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关键领域集聚。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能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基础设施升级。债券市场“科技板”将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新通道,有力助推研发投入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二是水资源配套,提出统筹实施高标准农田和灌区建设,坚持以水定地,合理确定灌溉发展规模及布局,科学有序推进不同类型水源工程建设,强化田间工程与水源工程、骨干水利工程配套等,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现代化改造等,提升农田灌溉排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