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21 06:26:37 | 浏览次数:0294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每天收工后,大家互相帮忙,从彼此身上寻找并清除蜱虫,每个人身上都能找到不少,有的队员甚至被叮过十多次,伤痕成了特殊的“勋章”。
“一律”背后的清醒和坚定是政令畅通、风清气正的坚实保障。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文山会海少了,迎来送往少了,铺张浪费少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正是铁规矩带来的清朗气象。但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和坚定,理直气壮地讲“一律”,摒弃“特权思想”,将党的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监督执纪者在面对各种干扰和压力时,要能够理直气壮地履行职责,绝不能搞下不为例、情有可原的破例,让那些想搞特殊、钻空子的人,时刻感觉到纪律的约束和监督的存在,不敢心存侥幸。
尽管中国并未采取集中清缴清欠税收等行动,但随着税收大数据广泛应用,网状、系统性税收风险分析取代了此前个人经验点对点分析,税收征管力度事实上在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在不断提高。以前企业偷漏税可能不容易被发现,但近些年通过税收大数据,税务部门会收到企业风险提示,并跟企业确认,不少企业需要依法补缴税款。
在开幕式上,来自台湾云林的陈正信分享了在莆田长达20余年的创业故事。目前,陈正信的企业已在福建、重庆等地建成2000余亩的种植基地,其中仅仙游县基地就带动周边村镇的500多户农民增收。
昆明6月14日电 (马舒娴 许帆 戴玮琪)昆明海关14日消息,随着香格里拉大山深处的24千克新鲜松茸近日从昆明长水机场乘机飞往日本大阪市,标志着2025年云南雨季期间第一批采摘的头水菌新鲜到达海外。
针对目前的旱情,河南省水利厅于6月14日17时将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细化落实各项供水保障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